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相關文章
2022-02-25
2022-08-10
2022-08-05
2022-08-03
2022-08-03
豫商精神與晉商及徽商之比較(節選)
2011年05月12日
核心提示:長期以來,學界對晉商、徽商研究甚細,而對豫商言之尚少,且概念模糊,乃至明清十大商幫上都缺失了”豫商“的名字,而在中國新五大商幫里,豫商更是寂寂無名,讓源遠流長的”商道“精神在中原大地上幾乎無所依托。
自古以來中原地區就是我國商人、商業和商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我國早期的商業活動、商人代表和商業理論都可認為是源自河南,因此豫商是我國早也是持續時間長的商業群體,在中國早期的商幫文化里,豫商占有重要地位。而康百萬家族無疑是近代豫商的代表之一,其經營思想、經營方式、經營地域、文化理念、財富使用等方面都代表了豫商獨特的精神氣質。
長期以來,學界對晉商、徽商研究甚細,而對豫商言之尚少,且概念模糊,乃至明清十大商幫上都缺失了”豫商“的名字,而在中國新五大商幫里,豫商更是寂寂無名,讓源遠流長的”商道“精神在中原大地上幾乎無所依托。
河南是中國商文化的發源地。辛樹幟《禹貢新解》因丁山《九州通考》說,豫州以謝地得名,《詩·嵩高》、《鄭語》記載了周宣王為申伯營謝,甚至春秋時期的霸主之一鄭桓公也曾經打算遷往于此,可見在先秦時期河南地區的環境之優美舒適,宜耕宜居,交通便利,正是諸多的便利條件,剩余產品的大量出現增加了商品交換的可能,”殷人重賈“也就成為一個必然的社會風氣。并且河南商人經商的傳統由來已久,在中國早期的商幫文化里,豫商是領導者。我國早有史書記載的商業活動,就是夏朝中期殷人”肇牽牛車而遠賈“,居住于今河南商丘的商始祖王亥帶領商族人”做服牛“”以為民利“,以帛和牛當貨幣,在部落間進行交易。”商人“一詞由此得名。南陽的范蠡和濮陽的呂不韋堪稱時代商雄,商丘之計然是為中國早的商業理論家;范蠡以計然為師將商業理論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情商“呂不韋,籌劃完成了”貨天下“的宏圖大業,堪稱一代人杰。早期的豫商精神集大成者洛陽人白圭在說到經商之道時講:”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武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概括之,我們可以說是”智“、”勇“、”仁“、”強“的能力和行為素質,并且他把經商與智慧、道德相互聯系,形成了豫商乃至整個中國商業精神的內核,以致太史公在《史記·貨殖列傳》里,畢恭畢敬地將白圭奉為”天下治生祖“。除了優秀的商業精英,漢唐時代的洛陽、北宋的都城汴京,不僅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也是當時世界上大、繁榮的商業都市。北宋以后,雖然經濟、政治中心南移,但中原大地的開封、洛陽、商丘等地仍然是繁華的商埠重鎮。
提起豫商,尤其不能不提縱跨明、清、民國三個歷史時期,富裕十二代,歷經四百多年輝煌的鞏義康百萬家族,該家族可稱為歷史上豫商當之無愧的代表??导覐拿鞒衅谝越洜I店鋪起家,以利用漕運發家,以收購土地興家,以儒家文化傳家。其產業巨大,聲名顯赫,他們運用手中財富,憑借黃河、洛河舟楫之便,搞航運貿易,經營鹽業、木材、糧食、棉花、布匹、絲綢、錢莊、藥材等。到清代中期,康百萬家族富甲豫、魯、陜三省、船行洛、黃、運、涇、渭、沂六河,兩次懸掛”良田千頃“金字招牌,土地達十八萬畝,財富無以數計,成為中原一大富豪。民諺稱其”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一九○○年八國聯軍攻戰北京期間,康家曾為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在黑石關修建行宮、架設浮橋、鋪設御道,還向朝廷奉獻百萬銀兩,被慈禧太后賜封”康百萬“,名揚天下。民間百姓還將康百萬與巨富沈萬三、阮子蘭并稱為”三大活財神“,印成年畫張貼,祈致財富。
中國人常言”富不過三代“,而康百萬家族卻創造了中國財富的神話,堪稱一代儒商的典范、豫商的楷模,特別是其富含哲理的家訓《留余》令人印象至深:留耕道人《四留銘》云:”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造化;留有余,不盡之祿以還朝廷;留有余,不盡之財以還百姓;留有余,不盡之福以還子孫。“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后悔者。高景逸所云:”臨事讓人一步,自有余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余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余“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并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余忌盡而已。“時同治辛未端月朔愚侄牛敬題。世代相傳的”留余“祖訓所體現的”尚中庸、積蔭德、重家教“思想正是傳統豫商精神的精髓,與新時期和諧的商業道德要求殊途同歸。以康百萬家族為例,可以看出豫商和晉商、徽商在經營思想、經營方式、經營地域、文化理念、財富使用等方面存在著的諸多差異。
從經營思想上看,晉商重錢不重官,”學而優則賈“(山西常氏家訓),全心做生意,從小就教育孩子如何賺錢;徽商重官不重錢,有極重的&
本文摘自河南省豫商聯合會網站
下一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