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聞中心
相關文章
2022-02-25
2022-08-10
2022-08-05
2022-08-03
2022-08-03
十問洛陽:中華文明原點的復興之路
2011年05月23日
●一問:中華文明原點今何在?
中華文明的原點何在?毫無疑問,在洛陽。洛陽,是中華自夏、商、周三代起5000年文明的發源地,是中國儒釋道三家的發源地,是中國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是福佬人、廣府人和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梢哉f,洛陽是中華文明的根之所在,是中華民族的魂之所系。
今天看洛陽,不僅要跳出洛陽看洛陽,還要站在世界發展趨勢和中華文明崛起的高度看洛陽。正如希臘是哲學的發源地,是柏拉圖學院和亞里士多德的講學場所的所在地一樣,中華文明的核心思想畢發源于洛陽,從”河圖洛書“開中華文明源流起,老子長居洛陽而孕道家,孔子”入周問禮“而成儒家,佛教入中國而建白馬寺,儒釋道三家全部源自洛陽,鑄成了中華文明最核心的思想體系,也成為世界上發展時間最長的文明之一。中華文明走向世界,也必然要求洛陽打造世界文化中心,成為炎黃子孫的情感歸宿、世人向往的東方古城和華夏文明與思想的圣殿。
現狀: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今天的洛陽雖然歷盡千年繁華,但如今在中國城市版圖中也僅居二流城市地位,國人對洛陽的認知,也僅存于支離破碎的”洛陽牡丹“、”龍門石窟“的碎片化印象之中,這個閱盡華夏文明誕生與成長、興亡與輪回的千年帝都,與很多曾經輝煌的歷史名城一樣,在現代激烈的城市競爭中顯得平靜與寂寞。
●二問:告訴世界一個怎樣的洛陽?
一個城市沒有現代化的城市品牌,無法走得長遠。只有通過城市品牌的塑造和營銷,向全國乃至全世界清晰地傳達城市價值,才能使國際資本、優秀人才和全世界的游客認識洛陽,認同洛陽,向往洛陽,最終來到洛陽,與洛陽共同成長。
洛陽城市品牌需要回答的問題是,洛陽代表著什么?洛陽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洛陽將為世界的投資者、游客和人才提供什么發展機遇?洛陽的明天會是什么樣?這一系列疑問,都亟需要通過城市品牌塑造和城市營銷的各種手段清晰地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傳達。
●三問:洛陽在全球第四次產業轉移中處于怎樣的戰略地位?
”十省通衢“的洛陽,應該也能夠成為中國內地與沿海三大增長極經濟走廊之間的核心支點,成為承接沿海地區產業轉移的戰略要地,成為中國啟動內需的重要引爆點和中國能源、商品、人流的重要集散中心。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產業轉移成為世界各國調整產業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必由之路,每一次大的產業轉移都是全球范圍內產業和市場的重新洗牌,而每一次洗牌也會牽扯全球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神經。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世界已發生過三次大規模產業轉移: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歐美向日本轉;第二次是60年代中后期,日本向亞洲四小龍轉;第三次是80年代中期,亞洲四小龍向中國沿海轉移,后者一躍成為世界制造業基地和全球加工工廠。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全球啟動了第四次產業轉移浪潮,中國沿海向中西部的產業轉移成為標志性事件。
●四問:中國老重工業基地如何重生?
”東方紅“拖拉機,是留在一代甚至兩代中國人心中的集體記憶,也代表了洛陽曾經的輝煌。世界城市與區域經濟發展領域的著名學者馬里奧?波利斯曾經尖銳地把重工業城市稱為”銹帶“城市,認為依靠資源和特定優勢發展起來的重工業成為阻礙城市進步的因素,認為重工業使城市患上了”侵擾性漁利綜合癥“。如美國的底特律,法國的北部地區和比利時的南部地區等,都是美國和歐洲傳統的重工業城市,但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后,卻一直無法從消極的工業遺產中擺脫出來,從而喪失了新的發展機遇,美國的底特律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后被形容為一座”死城“。事實上,正如中國東北地區和100多座資源性城市一樣,依靠重工業和資源性產業發展的單極增長模式如今已經遇到了嚴重的發展瓶頸,”資源詛咒“效應開始逐步顯現。將重工業發散和延伸成完整的產業鏈,才能將洛陽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和市場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并倒逼現有產業升級,吸引新的下游先進制造業,開拓中國內需市場,從而實現洛陽重工業的整體轉型升級。
●五問:科研院所為何逃離洛陽?
為洛陽的眾多科研機構搭建一個產、學、研、中介機構和資本相對接的平臺,才能推動國內外創新資源、產業資源、人才資源和資本與洛陽對接,實現引資與引智并舉,助推產業升級,真正實現創新驅動的發展方式。2008年3月10日,是一個讓洛陽人失落的日子,中鐵隧道勘測設計院從洛陽遷往天津,而這是14家駐洛陽的中央部署科研機構之一。隨后,多家科研單位也紛紛開始實施或準備實施類似的搬遷計劃。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試點之一的洛陽,曾在中國科研力量布局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席位。洛陽擁有豐厚的科研資源,但卻缺乏將科研成果產業化的平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六問:洛陽戰略新興產業如何”星火燎原“?
戰略新興產業的發展,需要有明確的目標、強力扶持的政策體系、創新轉化平臺、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和強大的人才支撐。洛陽不缺擁有核心技術的戰略新興企業,但缺乏從企業,到產業,再到現代產業集群的跳板。目前,洛陽在動力電池、風電、光伏、信息產業、互聯網等產業已經集聚了中航鋰電、中航光電、尚德、用友軟件等一批有實力的大項目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企業,而洛陽能否實現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一個產業帶動一個產業集群,將這些”星星之火“培育成”燎原之勢“,我們拭目以待。
●七問:孔雀如何洛陽飛?
人才是城市和產業發展的第一要素。上世紀改革開放之初,形成了”孔雀東南飛“的風潮,包括洛陽在內的內地人才紛紛南下”淘金“,沒有了人才的支撐,內地發展更加滯后。按照經濟學的一句經典名言,”聰明人喜歡與聰明人在一起“,道出了人才為什么喜歡扎堆大城市的奧秘。因為高端人才之間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學習,對于人才來說是比薪酬和生活幸福感更加重要的事,因為人才只有不斷在集體的環境中學習工作才能不斷增值,反之就會在行業中落伍,甚至貶值。因此,洛陽要吸引高端人才,就需要打造”高端人才階層“,通過搭建人才交流和溝通的平臺,用現代產業集群的發展模式和產、學、研一體化的研發模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在洛陽能夠不斷升值而非貶值。
●八問:中國北方水城如何走國際生態城之路?
中國北方是嚴重缺水的地區,而洛陽憑借其極大河流蘊藏的豐富水資源,完全是當之無愧的北方水城,這是在整個北中國獨一無二的城市競爭力所在。通過建設國際生態城,至少可以達到”一箭五雕“的效果: 第一箭,河南需要一座國際生態城,為河南乃至中原地區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和綠色崛起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第二箭:洛陽自身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名山大川資源,豐富的旅游資源和文化資源,但這些資源一直缺乏一個大的平臺進行整合。第三箭:國際生態城所代表的,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綠色、生態、健康、可持續的生活方式和發展方式,對高端產業所需的高端人才同樣具有強大的吸引力;第四箭:洛陽作為中華文明的原點,延續的是一種農業文明的精髓,只有與現代文明相結合,才能在全國乃至全球舞臺上煥發新的光彩。第五箭:國際生態城的建設,是低碳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的強力引擎可以將城市與產業的發展融為一體,形成共振發展的強大合力。”一箭五雕“,洛陽何樂而不為?
●九問:根文化如何變成生產力?
作為全球1億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地標,洛陽如何利用宗族情結打好招商牌?如何將文化之力、親緣之力、品牌之力變成實實在在的生產力?品牌,平臺,營銷,服務,基地,缺一不可。試看全球客家懇親大會,至今還沒有在洛陽舉辦過一屆,這直接反映了洛陽沒有把全球1億客家人的精神圣地用直接的手段變成文化的平臺,親緣的平臺,招商引資的平臺。
●十問:鄭洛爭霸還是共同打天下?
當今世界,全球產業競爭已經演變成城市群的競爭。 大倫敦城市群,法國大巴黎地區,德國萊因-魯爾地區,波士頓—紐約—華盛頓城市群和五大湖沿岸城市群,東京—大阪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環渤海城市群,都是世界經濟重心不斷轉移的產物。
產業互補,資源共享,城市共建,雙核共舞,交通共聯,民生共享,機制共通,是鄭洛聯手打天下必須邁過的”七道坎“。七大難題破解,鄭洛共同發展大局可定。其時,中原經濟區才能迎來強大的增長極,成為帶動中原崛起的真正龍頭城市圈。
摘自大河網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